3月CPI同比超预期升至1.5%,鲜菜、汽油领衔上涨
2019年1月10日,市民在南京一家农贸市场购买蔬菜。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国家统计局周一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较2月上升0.6个百分点,创3个月新高。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3%,涨幅较2月回落0.5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回落。
CPI同比涨幅超出市场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七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3月CPI同比上涨1.1%,PPI同比上涨8.3%。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对交通燃料价格带来明显提振。此外,新冠疫情下,受到收购、运输等环节影响,蔬菜和水果价格也在近期出现上涨。”国盛证券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杨业伟对界面新闻表示。
“不过,猪肉价格在供给充足以及需求疲弱的影响下还在低位,因此整体来看,目前的CPI还在比较低水平运行。”他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同比看,3月食品价格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2.4个百分点,其中, 猪肉价格下降4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17.2%。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4.6%、26.9%和27.1%,涨幅均有扩大。
分析师普遍认为,未来CPI同比涨幅可能逐步上行,尤其是下半年随着新一轮猪周期开启,物价将持续攀升。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指出,一是经济恢复动能增强,消费需求有望提高,二是服务价格将整体走高,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价格高企,将对CPI产生上拉影响。
杨业伟补充道,进入6月以后,高基数效应会逐渐下降,另一方面,生猪供给将在6月、7月后出现拐点,猪肉价格将摆脱疲弱走势,从而推动CPI上升。他预计,年中CPI同比涨幅有可能超过3%。
PPI方面,俄乌冲突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保持强势,国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有色金属价格也在高位,PPI环比涨幅继续扩大。不过,受到基数效应,能耗双控纠偏等因素影响,同比持续回落。
统计局指出,从同比看,PPI上涨8.3%,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7%,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9%,涨幅与上月相同。
在统计局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7个,比上月增加1个。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53.9%,扩大8.5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47.4%,扩大5.5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32.8%,扩大2.6个百分点。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