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详解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政策空间充足,将梯次拿出政策“后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1月1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出席,介绍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并答记者问。
财政部这场发布会围绕市场关心的2024年财政收支状况、2025年赤字率和政府债券安排、一揽子化债最新进展、财政政策如何扩内需、财政政策如何助力房地产止跌回稳等方面,给予一一回应。
廖岷表示,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是清晰明确的,充分考虑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需要,是非常积极的。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9.9万亿元,同比下降0.6%。2024年1—11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4.5万亿元,同比增长2.8%。2024年前11月的财政收支状况,距离年初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增长4%的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
廖岷在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2024年前9个月,受需求不足、PPI负增长、政策性减收等因素综合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2.2%。从10月份开始,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回升,财政收入增速也由负转正、逐月回升。预计2024年全年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可以完成预算目标;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28万亿元,为经济社会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撑,全年可实现收支平衡。
2024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不小,包括3%的赤字率,对应4.06万亿元的赤字规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重点用于“两重”“两新”工作;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3.9万亿元;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绝大部分用于2024年水利投资等建设——四项加总对应着接近10万亿元的政府债券资金。
外界对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充满期待。廖岷表示,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加大对稳就业的支持,通过推动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体系、培育新的消费行业、改善消费条件等来支持提振消费。做到主动靠前发力,增强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快支出进度,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带动更多社会投资,让政策发挥最大效能。
部分市场机构预计2024年赤字率有望提升至4%左右。以2024年GDP规模简单推算,2025年4%的赤字率对应着约5.6万亿元赤字规模,相较2024年提升约1.5万亿元。与此同时,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的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这两项政府债券规模较2024年有望增加1-2万亿元左右。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2025年赤字率可能达到4%左右,相较2024年赤字规模增加1.3~2万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安排发行2万亿元,其中支持“两重”“两新”规模扩张至1.3万亿元,另有7000亿元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可能扩大至4.5~5万亿元左右。
2025年全国两会公布的财政政策安排值得期待,考虑到2025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较高,国内经济也面临一定困难,“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意味着宏观政策会适时加力。
廖岷表示,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财政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工具。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形势,适时进行科学设计和动态调整,梯次拿出政策“后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摩根士丹利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5年全国两会会公布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相较2024年广义财政可能扩张约2万亿元左右。但是,这个措施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预计2025年可能会推出一些更大力度的、超常规的政策手段,比如可能在稳楼市、完善社保、优化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来致力于打破低物价循环。
重点支持扩内需、稳楼市、稳就业
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是拖累2024年经济的重要因素。2024年9月以来,财政一揽子增量政策致力于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目前降低契税、增值税等房地产交易税收负担政策已落地,专项债用于收储土地、存量商品房的政策将在2025年落地。
林泽昌表示,在2025年新增发行的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两个方面的专项债项目。关于土地储备,支持城市政府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有需求的地方也可以用于新增土地储备。财政部已经明确了专项债管理的相关要求,地方已经可以做了。关于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近期将继续配合主管部门,抓紧明确相关政策,政策明确之后,地方就可以按此来推进落实。
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考虑到保障房租金回报需要适当高于资金成本,地方实践中存在收购存量商品房可能继续压低房价等问题。外界对专项债收储政策的落地充满期待,此举能改善土地的供求关系、增强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同时有利于补充重点领域的土地储备。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2025年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可以加快解除非必要的限制性措施,让商品房回归市场化配置;建议增发国债,探索中央层面成立“房地产稳定基金”,专项用于保交房、收储等工作;鼓励高品质住宅开发,以优质供给满足居民合理需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廖岷表示,2025年将坚持多措并举,加力支持提振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来增强实际消费能力,这就是逆周期宏观调控最主要的目的。支持进一步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范围,优化补贴的申报流程、健全回收利用的体系,引导撬动更多老百姓需要的大宗消费,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将用好财税政策,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文化旅游等一些新的产业发展,支持改善相关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实施新一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提升行动,扩大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范围,降低物流成本,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
廖岷表示,2025年还将支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资金,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合理安排投向和重点,提高投资效益。将按照程序合理安排债券发行,加快资金预算下达,及时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银行信贷和社会投资,推动经济大盘回稳。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增加居民收入、提振消费预期的重要基础。2025年促进就业依然是宏观政策的优先目标。
林泽昌表示,2025年财政部将在稳就业、保民生方面继续加强投入保障,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一次性扩岗补助等稳岗扩岗政策,确保稳岗促就业政策“不退坡”,持续减轻企业经营成本。按照党中央部署,财政部将配合有关部门着力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包括文旅行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外贸领域等,推出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举措。积极用好创业担保贷款奖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等政策工具,引导银行贷款等向小微企业倾斜,更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推动提升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