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记者手记:如果每个人都伸出援手
“她”指的是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前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护士长福燕。她曾荣获2010年度护理界贝利·马丁奖,以表彰她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走进福燕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行标语——“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这是2023年12月1日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的中国宣传主题。
福燕微笑起身,同我们一一握手,她的笑容一如她的病人所形容的,“亲切而又真诚”。她握住记者的这双手,也曾握住那些艾滋病人的手,陪伴他们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
1996年以来,福燕曾护理过近5000名艾滋病患者,她和她的同事们都曾不同程度地经历过被污染针管扎到手指、害怕被传染的心理恐慌。回想20多年来中国乃至世界艾防事业的发展,福燕深感欣慰。
目前,我国不仅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还会对生活困难并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及其家属给予生活救助。全国近90%的县级行政区的近6000家治疗机构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救治服务,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感染率、死亡率处于全球较低水平。
北京佑安医院医务处副主任、感染免疫科主任医师郭彩萍说,现在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天只需服用1次药,不少药物都实现了国产化。除了国家免费药物,患者还有医保药物和自费药物可以选择,对耐药和药物副作用的担忧也少了很多。
当年,在福燕的支持下,我国第一个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自助性组织就在北京佑安医院诞生。如今,越来越多的感染者不仅加入这样的公益组织,还主动担任艾滋病防治和筛查的志愿者。
国际社会的经验表明,社会组织、公益志愿者在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实现早发现和融入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记者在北京马驹桥关爱家园检测点、密云区疾控中心自愿检测门诊等地了解到,普通市民对艾滋病防控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来主动了解相关科普内容。
11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
福燕说:“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更有效触及重点人群,提升干预力度和效果。”
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个案管理师史君洁说,现在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的治疗,病情比较稳定,但仍有些患者心理上受到较大打击。“帮助艾滋病患者走出心理阴霾,回归正常生活,始终是防艾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爱心推广官熊浩说,很多歧视源自专业知识的匮乏、科学知识的缺位,每个人都应该以科学、包容的心态对待感染者群体。
“对于艾滋病防控,社会力量就是一棵大树,如果每个人都能伸出援手,患者就会增加一份保护和温暖。”熊浩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