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东|佛山50只“水中大熊猫”植入芯片回归大自然附视频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喻淑琴 视频曾婷芳 实习生 梁雅泳 沈星月 佛山报道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鼋,在体内植入PIT芯片后,7月19日在佛山高明放归自然野化。
当天,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守护神兽,鼋来有你”2023年鼋人工繁育和野化适应性保护活动,放流人工繁育子一代幼鼋50只。植入的芯片可以对幼鼋野化后进行评估,跟踪了解它们在大自然环境下的生活习性和繁育情况等,为野外种群重建提供科学借鉴。
鼋是一种诞生于两亿年前的史前爬行动物,是从龟类进化而来的鳖类代表之一。谈到鼋,业界一般会提及《西游记》。在《西游记》中,就有唐僧师徒路过通天河,一只大鼋浮出水面,驮着师徒四人和白马过河的故事。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珠江乃至我国长江以南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保护鼋对维护水生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鼋栖息地及产卵场遭受破坏,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比大熊猫还少,被列为濒危物种,有“活化石”“水中大熊猫”之誉,保护形势严峻。
2015年,以10年以上成体种鼋计算,全国仅存活13只,而在佛山高明就生活着其中的4只。经过多年人工繁育,目前佛山高明鼋群体达900多只,每年稳定繁育鼋数量达100只。为此,2021年,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唯一一家“农业农村部佛山鼋人工繁育基地”落户佛山高明。
为保护和拯救鼋这一古老物种,2019年农业农村部印发《鼋拯救行动计划》,确定了种群及栖息地保护、人工繁育与增殖放流、遗传资源保护等3大保护策略。在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鼋保护投入和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栖息地生境保护与修复稳步推进,近年来在韩江流域多次发现鼋野生个体;人工驯养与繁育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年繁育幼鼋100只以上。
为恢复和重建鼋野生种群,2020年9月,佛山市开展全国首次鼋野化适应性保护活动,野放20只4~5龄带有PIT标记的子一代幼鼋,通过无损伤回捕野放鼋,进行野化适应性保护效果评估,取得阶段性成果。
植入芯片的人工繁育子一代幼鼋,进行野化适应性保护效果评估。佛山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佛山深入落实农业农村部《鼋拯救行动计划》,依托珠江水产研究所专家团队的技术力量,逐步建立起繁育监测、野化评审和执法保护三大机制,加快推进保育、野化、科普、救护以及交流等工作,使曾经一度濒临绝种的鼋在此得到繁衍生息,目前已有超过900只子一代鼋。如今,佛山高明区已成为“水中大熊猫”最大的家园。
为深入挖掘鼋文化,开启“有鼋千里来相会”友谊大门,活动当天,全国鼋保护地城市相关部门也签订合作交流框架协议,促进鼋物种交换和保育技术的交流。上海市浦东新区、浙江省丽水市、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以及广东省内梅州市、肇庆市、河源市在佛山“喜结良鼋”。接下来,全国多地多部门将携手合作,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建设。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