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澜股份300499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22Q1毛利率
公司2021 年营收增速符合预期,净利润显著承压,主要系毛利率显著下滑,2022Q1 公司营收净利同比高增,毛利率已企稳回升公司2019 年来通过内生+外延方式深度布局新能源车热管理,已积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优质客户,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2022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子及动力电池热管理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速公司前瞻性布局IDC 液冷业务和储能液冷业务,相应产品已经落地,2022 年有望迎来收入放量预计液冷方案将会是IDC 温控和储能温控领域的未来趋势,公司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鉴于公司下游景气度及后续更高的增长潜力,我们给予公司2022 年36 倍PE,对应目标价17 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1 年营收增速符合预期,净利润显著承压2022 年4 月21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及2022 年一季报2021 年全年实现营收16.79 亿元,同比增长36.7%,归母净利润0.65 亿元,同比下降20.3%2021 年营收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电池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电子两块业务营收增长显著,其中动力电池热管理业务实现营收4.67 亿元,新能源汽车电子实现营收3.53 亿元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导致的毛利率下滑严重,整体毛利率26.39%,其中动力电池热管理业务毛利率20.90%,新能源发电水冷业务毛利率11.37%,新能源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27.69% 2022Q1 营收净利同比高增,毛利率企稳回升2022Q1 实现营收4.23 亿元,同比增长47.4%,归母净利润0.08 亿元,同比增长80.3%2022Q1 公司整体毛利率26.18%,环比回升3.22pcts公司原材料费用占成本比重约为70%,若2022 年大宗商品价格呈现稳定回落态势,加之公司营收结构逐步优化,则公司2022 年整体毛利率水平有望保持回升态势,带动公司净利润增长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0.79 亿元,同比增长39.3%,2022Q1 研发费用0.21 亿元,同比增长38.7%,公司正在强化动力电池热管理等新兴业务领域的研发投入 2022 年新能源汽车电子与动力电池热管理业务有望保持高增当前新能源车热管理具有三个发展趋势:1)冷却系统—液冷逐渐替代风冷成为当前主流方向,2)加热系统—由PTC 加热器向热泵等集成化热管理系统过渡,3)系统整体—由配件级到系统级,由分散化到集成化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增长,2025 年国内新能源车热管理市场规模有望超400 亿元,本土供应商有望在技术迭代中完成国产替代FPC 加速替代传统铜线线束亦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FPC 需求扩张,而FPC 下游集成产品CCS 将进一步提升单车价值量公司通过外延+内生,已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电子与热管理领域,产品包括隔热棉,加热膜,FPC/CCS 等,已积累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中航锂电,比亚迪等优质客户未来通过业务协同,公司有望实现产品品类扩展以及配件级向系统级的升级,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持续看好公司储能温控+IDC 液冷业务的拓展,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2020 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中,电化学储能占比高达73%,未来我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有望保持50%以上高增速温控对锂电池储能十分重要,液冷方案正成为未来储能温控的主流方式数据中心是我国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数据中心建设走向大型化和集约化,降低PUE 已经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液冷方案有望成为主流选择公司在液冷领域具备深厚技术积累,通过前瞻性布局,已开发出多项储能热管理产品,数据中心液冷产品,且已签订部分样机合同, 预计2022 年有望实现营收放量预计伴随着我国储能温控行业,数据中心液冷行业的迅速发展,公司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因素:特高压投资及风力发电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信用减值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和成本上升的风险,并购整合与商誉减值风险,新产品开发和新应用领域拓展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动力电池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电子,储能温控及IDC 液冷业务均处于景气赛道,2022年有望保持高增速我们认为伴随着业务结构优化,产能利用率提升,大宗原材料成本下降,2022 年公司毛利率有望企稳回升,从而推动归母净利润增长由于公司毛利率2021 年超预期下滑,预计难以迅速回升,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4年EPS 预测分别为0.46/0.67/0.96 元(2022—2023 年EPS 原预测值为0.48/0.70元,2024 年为新增预测)鉴于公司下游景气度及后续更高的增长潜力(我们预计其2021—2024 年营收,净利润CAGR 分别为36.8%,60.7%),我们给予公司2022 年36 倍PE,对应目标价17 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我国将如何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怎样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转型发展?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